秦永彬
发布时间: 2022-11-04 | 查看数:16396
个人基本情况介绍:
秦永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贵州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金师”,贵州省首届数字经济领域重点人才。现任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兼任文本计算与认知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贵州省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
曾任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贵州保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学术兼职: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模型论坛创始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大模型与生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ACM中国区重庆分会副主席,《大数据》期刊编委会编委。贵州省大数据教育及网络安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及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文本计算与认知智能、法律大模型及智能化、企业数字化与数字政府。
主要聚焦领域: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聚焦文本分析与信息抽取研究,聚焦司法裁判文书挖掘与分析应用研究、法律大模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政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政务数据分析应用方面的研究。在工程应用方面主要聚焦政务相关应用、法律智能化和企业数智化方面的应用。
主要科研项目及成果:
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首席科学家,4760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担任贵州省重大专项首席技术负责人1项,主持贵州省成果转化重大专项1项。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贵州省重大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项,主持贵州省软科学重大项目1项,主持贵州省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项,主持其它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各类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校企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1项(合同金额2000万)),实现产学研成果转化1项(总金额1000万)。获贵州省2022年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第1),获贵州省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第2),获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2)、二等奖1项(第1)、三等奖1项(第1)。申请获得软件著作权20余项,申报专利20余项(获授权15项),主编专著1部,主编教材8部。近五年在国际顶会顶刊等各类会议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近五年科研课题:
1.数据融合驱动的社会治理风险动态感知预警技术与应用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4760万,2023—2026;
2.面向公共大数据的可信大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首席技术负责人),1460万,2024—2026;
3.基于大模型的法律智能化应用成果转化((黔科合成果LH[2025]重点013),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600万,2025—2027;
4.司法辅助审判中的裁判文书分析与应用研究(黔科合基础[2020]1Z055),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重点项目(主持),30万,2020—2024;
5.面向裁判文书的行为要素挖掘与分析关键技术研究(62066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36万,2021—2024;
6.法管家法律大模型及法律在线服务平台(企业横向,主持),四川律皓科技有限公司,2000万,2023—2032;
7.法律大模型构建及其领域智能化应用成果转让(成果转化),贵州律皓科技有限公司,1000万,2024—2029;
主要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贡献:
贵州10年大数据发展历程,秦永彬教授深度参与早期的大量工作。秦永彬教授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贵州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大数据应用、发展及政策法规环境研究》、《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等课题的研究,为贵州省提供了《贵州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初稿、《大数据行业发展情况专题研究与对策建议报告》、《大数据应用情况专题研究与对策建议》、《大数据政策法规专题研究与对策建议》、《贵州省大数据政策法规的顶层设计与立法建议报告》等方案或政策报告,为国务院办公厅委托的《政府网站集约化》课题组提供了《政府网站集约化》贵州负责的章节报告,为政府大数据的政策制定和应用提供了建议。秦永彬教授带领团队撰写了贵州早期“7+N”云工程中《医疗健康云》《农经云》的顶层设计方案。秦永彬教授还参与了《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的起草工作。
2023年12月,秦永彬教授领衔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该项目总经费4760万元,是贵州省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该项目,目前秦永彬教授领衔团队正在为贵州省委政法委综治中心升级完善现有网格化平台的智能化分析和支撑能力,构建“社会治理大模型”,助力“平安贵州”建设。
秦永彬教授在“AI+法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创新成果。近五年,依托国家级项目和省级重大项目,在AI、ICDM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60余篇高水平科研论文,实现了法律领域的文本深度语义理解技术、法律认知推理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秦永彬教授带领团队在法律AI领域屡获殊荣,斩获全国性大赛一等奖7项(第一)、二等奖13项(前三名)、三等奖24项(前六名),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地位。聚焦法律AI应用场景,累计授权专利1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0项。
在产学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秦永彬教授领衔团队研发的法律大模型已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与律皓科技公司产学研项目及成果转化合同总金额达3000万元,吸引律皓科技在贵安新区成立贵州律皓科技有限公司,为律皓科技研发的“法管家”法律大模型成为国内第一家完成国家网信办“双备案”的法律大模型,使得“法管家”大模型在性能和应用方面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创新性地实践了“学校研发团队+企业工程团队”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成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科研人才和工程研发人员,为法律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了法律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与落地。
获奖:
2012年,贵州大学2012年度教学改革与实践专项成果三等奖。
2014年,贵州省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9年,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2021年,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1年,贵州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22年,贵州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荣誉称号:
2006年—2011年,连续三届贵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09年—2011年,连续三年事业单位年终考核“优秀个人”;
2013年,贵州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2014年,被研究生评选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贵大好老师);
2021年,贵州省首届数字经济领域重点人才。
教学格言:
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不断学习与提高,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全方位发展。
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