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贵大联学联建:锚定“四大文化工程”,红色思政与学术交流双向赋能
发布时间: 2025-08-27 | 查看数:10
追寻红色足迹,筑牢信仰根基
2025年8月25日,清华大学与贵州大学学子携手开展红色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紧扣贵州省红色文化传承工程内核,以“游学+ 学术研讨”为路径,共探红色精神传承与时代使命担当。两校青年跨越校际,在贵州这片镌刻长征记忆的土地上,实地感悟长征精神,回溯贵州大学百余年办学脉络,于沉浸式学习中深化革命传统认同,思考“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实践路径,以青春之姿锚定“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的时代使命,点燃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的火种,为红色文化工程注入青春动能。
红飘带里忆峥嵘,青春对话增力量
两校学子走进“红飘带”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这一红色文化工程标志性载体,开启沉浸式学习之旅。在《红飘带·伟大征程》展区,全域行浸式数字技术重现“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历史场景,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触摸红军长征的信仰之路;《红飘带·多彩飞越》环节,虚实交融的视听体验串联贵州山河人文,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与长征精神深度交融,呼应多彩贵州民族文化工程中对红色基因与地域文化融合传承的期许。震撼之余,同学们誓言“赓续红色血脉,以青春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让红色基因成为青春奋斗的底色,赋能红色文化工程传承创新。
校史溯源励初心,精神传承启新程
清华-贵大学子共同参观校史馆,解码贵州大学百余年办学密码,衔接教育文化传承脉络。从1902年建校的风雨兼程,到毛主席题写校名的历史荣光,“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贯穿始终。馆内陈列的珍贵史料,见证学校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坚守,既承载阳明文化等贵州特色文化底蕴传承,又彰显教育报国的使命担当,激励两校学子以“不忘初心、奋发进取”之姿,奔赴新时代征程,为教育传承注入青春智慧。
学术研讨启新思,科技担当照前路
校史馆参观后,两校学子齐聚博学楼13楼,开启学术交流盛宴。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叶晓俊教授聚焦“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结合AI时代背景,剖析隐私泄露痛点,详解差分隐私、联邦学习等前沿技术,引发师生对科技责任的深度思考;王继良教授以“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为题,梳理机械计算机发展史与工业革命脉络,从图灵机到AI崛起,阐释信息技术对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赋能,寄语青年立足专业,胸怀大局,勇攀科技高峰。
两场报告兼具理论深度与时代洞察,拓宽学术视野的同时,点燃两校学子对“科技发展与社会责任”的研讨热情。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观点碰撞,在思想交锋中厚植友谊,彰显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的责任担当,让学术交流成为联学联建的“硬支撑”,推动红色思政与学科互鉴双向赋能,为贵州省“四大文化工程”建设注入青春合力,书写校地协同、文化传承创新的崭新篇章。
一审:唐玮欣
二审:何 飞
三审:龙慧云